中国原创油画家戴均匀介绍
发布日期:2012-02-27 浏览次数:5173 关键词:
戴均匀,湖南省平江人。1995年毕业于岳阳美术专科学校,1999年结业于中心美院油画系。参加2005北京联展、2006湖南“回望与前瞻”油集合展、2006香港个人油画展。戴均匀油画在2001年前,以古典题材创作为主,大量作品塑造中国传统古典唯美思惟;在写实主义的绘画风格中,将豪放的笔触寄托于细腻的情感中,形成自我面貌。2001年以后他完全抛却所谓“营造”绘画语言,采用光感和丝绸的优美表现,把人物的内心表现更贴近现代糊口。此作就是他2001年以后作品的代表。画家注重表现丝绸的柔柔、透明和皱褶,色彩淡雅和谐,笔触富于变化,给人精致、味美之感。画面光线柔和、天然,缓缓地洒在人物身上,表现了一种安谧、典雅的情调。
超现实语境下确当代女性美
——戴均匀的近期创作
小者
经历了“古典女性”、“丝绸系列”之后,青年画家戴均匀的作品有了新进展。在“丝绸语言”一贯的华美沉静之中,他从时空交错的反逻辑语汇中寻找灵感,利用不同空间的置换和叠加,营造出迷离玄奥的幻觉氛围。在《飘系列》、《望》等作品中,戴均匀打破了时空界限,增加了画面元素,通过机巧的裂变及纵深处理,使其具有了明显的象征意味。作为画面主体的女性形象则超越了其实,置身于更广阔的意念世界,成了意识浓缩的结体。精心设置和连缀的道具从不同的时间轨道展现着记忆与幻想,一切好像还处在进行时态,而又被固化为一体,这也造成了一种紧张感,人物的心理空间获得了更有力的表现。戴均匀此前的作品力求表现的是一种典型状态,而现在,他开始转向意识领域,从时空涡流中抽取影像,关注的是生命体的容量。戴均匀的笔触深入到人物的潜意识层面,在现实和幻象之间构建了一种平衡。
谈到潜意识表现,就会回到超现实主义话题。戴均匀这些近期作品确有受到超现实绘画影响的痕迹,不外更多是技术上的敏锐,而非理念上的认同。他的作品很少歧义迭出的暗示即过度的概念化,因此避免了结构的无序性。戴均匀对画面元件的选择并不是随机的,仍旧来源于熟知的一般糊口环境,他在寻求一种不受时空限定的内在联系关系,由心理时间所铺排的潜伏序列。物像的隐喻基本上是明晰的,处理得很天然。他出入于一个纵横自如的隐秘世界,反而使作品弥漫着时间流逝的荒凉感,描绘出一般手法无从描摹的心理情状。戴均匀的“迷幻”,不仅是易于感知的,实质上是一种现实重叠。他是在重新结构物像时施展想象力,注重的是意识的延展性,而非传统超现实主义者所注重的意识的荒诞性,因此挣脱了超现实绘画晦涩难解的弊端。这是戴均匀又一次在写实绘画领域的一次成功实践。
一个艺术家风格的变化,除了不知足于已有成就,主要源自他个人体验的不断加深,在熟悉和表达上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比戴均匀此前的作品,主观色彩显著有所增强。如上面所提到的,他致力的是心灵世界的立体展示。画面构成的线索是隐蔽的,不再显示为直观的呼应,以物象的散落暗示了意识的断裂。与此相应,画面色域的控制则更其明确肯定,而使物象产生了某种精神信号的意味,这显示出画家对于生命体的脆弱有着强烈的敏感,也隐含着一种将崩溃的时间重新拉回到可知领域的努力。采用“时间集成”手法处理的背景,呈现出不同结构而又巧妙错落的虚拟空间,即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使主体形象更有气愤。在人物主体上,姿势和情态也更趋严谨,与出其不意甚至是神经质的细节刻画形成了奇特的反差,从而生动地展现了现代女性的彷徨失据的内心挣扎。凡此种种,都是画家观察与概括能力明显晋升的体现,也反映了画家在处理题材上的主动性。戴均匀有意识地强化了某些元素,在很大程度上冲破了传统写实主义规则的束缚。
很显然,戴均匀对自己的作品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审阅和思考。他曾经长期陷溺于对象所呈现的美感,而现在则试图将其作为内心体验的映射,将自己的意念幻化为对象元素。他重新定位了对象与自己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位置转换。戴均匀近期作品诸多的微妙变化,与其说是经由审慎辨析的超现实语汇所致,不如说是这种置换产生的连锁反应。
戴均匀究竟是一个醉心于写实艺术的画家。理性思辨的结果,并没有使他步入他纯观念的境地,反而能够从技术上的鉴戒出发,探索出扩大写实艺术语言包容性的路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严厉而颇有艺术定见的表现。
经由“丝绸系列”的磨砺,戴均匀对于物象的观察也转向了另一个层面。他的目光由物体的文化意味转向了物质作为人的所有物在时间领域的存留,物质同样也成了心灵体验的反映,而且直观地传达了那些在一般意义上只存在于思维流动中的结果。换句话说,它们被划定为一种情感物质。泛起在画面中的海滩、墙壁,裂缝,以及丝绸的颤抖,是回忆、伤感、渴想、激动等等这些心理流动的凝聚或固化,当这些流动本身的时间流程被取消而且并置在一个空间时,便产生了一种多重时空的奇异效果。与此前的作品比拟,应该说这是一个深刻的变化,是戴均匀艺术视野的一次纵深拓展。
可喜的是,视野的开阔没有影响到戴均匀画面的流畅感——而一般艺术经验,观念上的变化往往轻易造成表达上的滞涩。戴均匀之所以能够克服常情,保持自己的长处,一则与他的气质有关,尽管戴均匀的作品时常流露出思辨的痕迹,但总体上一直保持着一种轻灵、流溢的美感,这显然是他个人道情的一种外化。可见在戴均匀是很自信的,能把创作流动当作一个肯定自我的过程来看待,并不因思惟的深入而否定已有的艺术经验,这也是一个艺术家应有的心理素质。
另一方面,在技巧上,戴均匀仍是一如既往地向古典艺术家求教,一直沉浸于物体质感的生动表现,时有出人意表的精致,令人倍感愉悦。而近期作品如《追忆》、《海的冥想》等,在画面组织和韵律上也有了更娴熟的掌握,作品往往有扑面而来的整体气魄。所有这些都显示出画家技能上的日趋成熟。或许恰是对于朴素的古典美情有独钟,戴均匀的探索没有陷入观念主义的陷阱,而是机智地获取资源,强化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开辟出别开生面的一个景观。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