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 [QQ登录]   [免费注册]

大芬村油画,市井的艺术

发布日期:2012-05-06  浏览次数:3589 关键词:

大芬村油画,市井的艺术:夏日的午后,阳光暖暖的,润润的空气团在街道上,呼吸得不甚酣畅。 

身边是南方城镇最常见的居民楼,三五层的长条挤挤挨挨地围成横错交贯的街道,楼下店铺楼上住人; 
几个小孩趴在店铺前的台阶上打纸片;阿婶给睡在摇篮里的肥仔摇扇子;水泥路面上飘过几个利便面袋子;远处传来电锯的噪声…… 


但是,这样市井商人的地方,它的每一家店铺,卖的不是平常商品,而是
油画。没错,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山寨油画村——深圳大芬
。 

大大小小的店面,挂的都是货真价实的
油画
,不是那种印刷的东西,而是真正涂抹在画布上的真家伙。 
各种大小招牌明示着这里的特色:“**字画批发”“绘画培训”“**字画有限公司”“
大芬
卢浮宫”…… 

作为一个美术兴趣者,我做梦也没想到“批发”和“
油画
”这两个字眼能联系到一起,来到这样的地方,不免有点怪怪的感觉。 
本是高雅馨香的
油画
,在这里重新被诠释了一遍,艺术殿堂的神圣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布衣化、商品化的寻常之感。 

这里上百家铺子,几乎所有老板都能够涂出精致细腻的
油画,随手挂在墙上,仿佛挂一坨待售的鲜猪肉;大批的画作像布匹一样在墙角堆叠有半人多高;还有一些专门制作画框的店铺,光膀子的年青仔满不在乎地将一幅油画
按在木框上,然后纯熟地“扑扑扑”打上一排气钉…… 

有的店铺虽小,却也竭力营造出一些优雅的氛围,店角上的假根雕桌面摆上一盏茶,放些舒缓的小调,穿旗袍的导购美女……但这点努力,老是被窗别传来的锯画框的嘎嘎声和一句“老板,要点什么样的”弄得兴致索然。 

既然没有了神圣的外衣,那不妨看看画吧。 

公平的说,这里的
油画
大部门都相称不错(在我这外行的眼里看来),可惜多是摹仿世界名画,原创少些。也许是这样会更好卖些吧,究竟你一看就知道那是《蒙娜丽莎的微笑》、那是《拿罐子的女郎》,让不能有幸目睹原画的我们,也能凑近看看那细腻的油彩和堆叠的色彩是如何在画布上融成那闻名的图案——高仿也是水平啊。 

这样的水平,怎么都觉着普通的村民不可能画得出来,找了几家的老板聊聊,才发现他们大多都是各地美院的毕业生,在这里盘个店面,卖画为生,大部门是摹仿名画,或者按顾客的要求摹画照片、风景照;一些大点的铺面,不知老板是谁,但进货的来源也是会萃于此地的美院毕业生或从外埠的画师(估计也是去艺术院校里找学生画吧)。 

转过一个街角,竟然看到一个小棚子里一位带着眼镜的小伙在现场做刀画。

棚里横着一块类似杀猪铺的油腻木板,其上从左到右胡乱堆着从冷到暖的颜料,角上还团着一坨灰呼呼的毛巾用于洗笔。 
只见他在木板上刮点油料后就往墙上的画布擦涂,速度很快,铲刀上下翻飞,一顿饭的工夫一幅风景刀画就从半成品成为了可以卖上两三百元的商品。 
棚子旁是一个里间,一个可能是他老婆的女人在里面看台湾的八卦综艺节目 
…… 

看着这些汲着拖鞋吹着风扇,在街头坐着廉价小塑料凳作画的年青人、中年人,让你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也许千百年前,那些达芬奇、塞尚、莫纳、毕加索们也是光着膀子在发点霉味的画室里挥笔吧? 

然而,对于大芬油画村这样的存在,不应该苛责它的商品化和它的庸俗。 

油画艺术能在中国这样功利、贫苦的社会中存活下来并贴近庶民,委实不易: 
——让那些大量非名校毕业的美院学生能靠所学或所恋来生存; 
——让那些买根青菜都要讲价的阿婶、流着鼻涕的小破孩、腆着啤酒肚的杀猪佬不用步入金碧灿烂的展览馆就能受到世界名画的耳濡目染,进步一些审美情趣(哪怕是用金钱来论高下); 
这都是多么可贵。 

让艺术回归于市井商人,这也许才是它的真谛。 
大芬村油画

分享文章===
更多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

  • 随机推荐
  • 本月排行

相关商品

油画分类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