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 [QQ登录]   [免费注册]

油画立场的理解

发布日期:2012-05-20  浏览次数:2753 关键词:

油画立场的理解:油画从杨凡·艾克始,发展至今已近700年。在照相术泛起之前,油画更多的是模仿天然。通过油画颜料的调配,在画布上呈现出与现实环境不相伯仲的画面或以一种总离不开三维立体的物理空间的创作方式以取得世人的普遍追崇。无论文艺中兴的古典主义也好,仍是19世纪把画家解放于室内禁锢的印象派也罢,几乎都离不开这样一个复制现实,模仿客观的审美逻辑。

蒙娜丽莎油画

柏拉图:现实模范理式,艺术模范现实。

自1822年,法国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之后。一种名叫照相的技术诞生于世上,模仿现实有了更直接的载体。这种技术的泛起,不管是对人们的糊口,仍是审美和需求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再现现实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绘画更加受到了颠覆性的碰撞。

写实主义绘画与照相术的博弈开始日益进入普遍人的话题当中,并且越演越烈。为了体现出油画媒材与照相的区别,为了开拓油画创作的表现方式。艺术家们开始对油画媒材本身的特点以及艺术表现力进行极力探讨。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等与传统再现客观事物相违反的表现形式逐渐走上艺术的历史舞台。并逐步被普遍人的广泛认同,开始逃脱油画在人们心目中被照相术所挟持的状态。

然而,固然油画重拾了决心信念,在现代主义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中,各种艺术表现媒材也接踵泛起或越发被正视。装置、行为到后来的影像等等。各种艺术门类开始分割着曾经油画艺术在人们心目中所占据的那一分地,并逐步施展着自身媒介的上风与时俱进。艺术的门类从单一走向多元。油画的艺术地位日益被杯葛着。

在油画传入中国不到两百年的历史当中,中国油画几乎未曾经历过一个完整的表现时期。也就是在中国好像未曾有过一个像古典期,印象期又或者写实期。在50年代,中国的油画在徐悲鸿的领导之下,好像能在守旧不乱中演变。然而,政治需要的强势,使得各类文艺受到了极大的扭曲,油画也不例外。

艺术应该为政治服务的论调一直持续到了七十年代末。文革的溘然结束与改革开放的溘然到来,这又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惟禁锢与解放的碰撞节点。艺术界开始反思艺术的意义,中国油画在这段时期终于开始找回属于自身媒材的态度,对过往十年的文革伤痕给整整几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油画界开始施展着自己艺术效用,罗中立的《父亲》,高小华的《为什么》,何多苓《青春已经苏醒》的泛起,几乎成了中国第一批本土的具有艺术思辨性质的油画艺术,这一时期被称作“伤痕美术”。

伤痕美术作为一场思惟解放运动,是改革开放在艺术界方面最有力的体现。正在我们欢呼着改革开放能让我们尽快走上四个现代化道路的时候,反对现代主义各个方面的论调——后现代主义逐渐渗透渗出到西方的各个领域。在我们的艺术与政治联姻的数十年中,西方的艺术早已演变了多个时期。以观念为主确当代艺术早已充斥着整个西方世界。抽象油画

阿瑟丹托:这是一个艺术终结的年代。

而这个被阿瑟丹托以为是艺术终结的年代,在中国却刚刚苏醒。从星星画会到八五美术思潮。再后来的新生代画家的诞生,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好像看到了绘画的另一种发展生态。且大张旗鼓,沸沸扬扬。即便最新的艺术媒介——录像艺术在张培力等人的积极探索下慢慢得到珍藏家或画廊的青睐。油画始终有如雨后春笋般被前赴后继的追跟着,仿佛在这个年代,油画找到了自身的社会态度。是的,无论是方力钧的“光头憨笑”,仍是岳敏君的“龅牙大笑”,仿佛油画语言的恰当运用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然而,当这些都已成旧事,新世纪的网络时代的来临,视乎又给一切的媒介带了重重的冲击。多元化不再只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文字上,我们身处的附近便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各种艺术表达层出不穷。油画再一次被沉没在茫茫的媒介当中。油画的现实意义从模仿价值到被抽离于现实价值而转移到油画的本体审美层面也发展了一个世纪,好像,人们对油画复制现实的能力已再无爱好,而把油画作为审美意义来供奉也早已疲劳。一切仿佛真在应验阿瑟丹托的 “终结”。

话说归来,这样的“终结”的论据充其量也只是油画曾经的态度,也并没有谁能够斩钉折铁地说这就是油画态度的全部。那么,油画在新世纪的态度是什么呢?油画是否能够在这样的多元化的今天找到了属于其媒材自身的态度?这是一个油画家或者油画研究者最迫切的解决课题。而实际上,同样的课题也存在于中国水墨画、版画、漆画甚至雕塑身上。由于这些都是被我们标识为“传统”的艺术。传统赶上多元化的现代,这样的一场博弈,我以为,并不存在胜败,这是现代化自身的悖论,由于其自身多元化的特性决定了自身不断地被消解着或者对外包容着。

分享文章===
更多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

  • 随机推荐
  • 本月排行

油画分类大全